一、取保候审基本概述
(一)取保候审的定义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一种重要的强制方法,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国家安全机关等司法行政机关对于未被逮捕或者逮捕后需要变更刑事强制措施的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为了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司法机关责令其缴纳保证金或者提供保证人,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叫随到,从而决定对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予羁押或者暂时解除羁押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二)取保候审的重要性
取保候审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性。它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羁押,对于那些犯罪情节相对较轻、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使其不用长时间被关押在看守所等羁押场所,在一定限制条件下依然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比如可以在规定范围内继续工作、照顾家人等,充分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
从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角度来看,取保候审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它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随传随到,能配合司法机关进行后续的侦查、起诉和审判等各环节工作,既让司法机关可以按程序推进案件,又给予了犯罪嫌疑人一定的自由空间,体现了在刑事程序中保障人权与司法公正的平衡,对于整个刑事诉讼活动有序开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对于部分犯罪嫌疑人而言,取保候审后争取缓刑或者不起诉结果的概率也可能会有所增大,对其后续的量刑等方面也有着积极影响。
二、邯郸取保候审律师的优势
(一)团队情况
邯郸拥有一批素质过硬的取保候审律师团队。这些团队成员大多毕业于法学院校,有着扎实深厚的法律背景,精通刑法以及刑事诉讼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
他们从业经验丰富,许多律师在法律行业磨砺多年,经办过众多刑事案件,积累了大量取保候审相关的实战案例。比如有的律师曾成功帮助涉嫌经济犯罪的嫌疑人争取到取保候审,也有律师在处理暴力犯罪案件中,凭借知识和丰富经验,为符合条件的被告人制定合理策略,使其顺利获得取保候审的机会。
团队中的律师各有所长,无论是涉及盗窃、诈骗等常见刑事案件,还是诸如污染环境、毒品犯罪等相对复杂的案件类型,都能有擅长的律师来准确把握案件要点,依据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地分析并制定出契合的取保候审方案,全方位展现出其在处理各类刑事案件中取保候审业务方面的性。
(二)服务内容与宗旨
邯郸取保候审律师提供的服务内容全面且细致。他们会深入研究案件,对每一个接手的案件进行详细的案件评估与分析,仔细梳理案件细节,全面考量取保候审的可能性,并为当事人提供详尽、的法律分析。协助当事人收集那些对取保候审有利的证据,严格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在制定策略方面,会根据案件的独特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取保候审方案,比如针对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小的嫌疑人,制定强调积极悔罪、配合调查等要点的方案;对于因身体原因符合条件的嫌疑人,则突出健康因素等相关内容。
积极与司法机关沟通协调也是重要服务内容之一,律师们会主动和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等司法机关进行有效沟通,依据法律规定为取保候审争取为有利的条件。
在服务宗旨上,始终秉持 “、诚信、负责、关怀”的理念。他们以的法律知识储备为基础,用诚信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对案件负责到底,并且关怀当事人及其家属的处境和感受。无论案件大小、复杂程度如何,都一视同仁,以大的诚意与客户合作,全力以赴为客户争取取保候审的机会,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让当事人在整个过程中感受到用心和公正。
三、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的法定条件
(一)刑罚相关条件
犯罪嫌疑人若符合以下与刑罚相关的情形,可申请取保候审。其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情况,比如一些犯罪情节较为轻微,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的案件,像初次实施盗窃且盗窃财物价值较低等情形,按照法律量刑标准,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只需独立适用附加刑,那么犯罪嫌疑人便满足申请取保候审的这一条件。其二,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如果经过综合评估,认定采取取保候审不会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同样可以申请。例如犯罪嫌疑人有固定的住所、稳定的社会关系,以往表现一贯良好,此次犯罪属于偶发性且认罪态度积极,有足够的保证能在取保候审期间遵守各项规定,配合司法机关后续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这种情况下一般就可认定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引发社会危险性,进而符合申请条件。这一条件主要是从刑罚层面以及社会危险性角度来考量犯罪嫌疑人是否具备取保候审的资格,司法机关会依据案件的具体情节、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严谨判断。
(二)特殊情况条件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犯罪嫌疑人也能够申请取保候审。比如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犯罪嫌疑人,像患有严重心脏病、癌症晚期等疾病,身体状况已经难以承受羁押环境,且其病情有相应的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予以佐证,基于人道主义以及保障犯罪嫌疑人基本健康权益等因素考虑,对其采取取保候审不会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便符合申请条件。而对于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来说,孕期和哺乳期是特殊的生理阶段,女性需要特殊的照顾和相对宽松的环境,羁押可能对母婴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只要能确保其取保候审后不会干扰案件正常办理、不会产生社会危险性,就可以申请取保候审。这些特殊情况的考量充分体现了法律既有严肃惩治犯罪的一面,也有兼顾人情、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的一面,在维护司法公正的展现出人性化的一面。
(三)羁押期限相关条件
当出现羁押期限届满,而案件尚未办结的情况时,犯罪嫌疑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和程序要求,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羁押期限规定,比如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等都有法定的时长限制,如果期限已满但案件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像证据收集尚不完全、案件情况复杂需要核实等,还没能完成办理,此时为了避免犯罪嫌疑人超期羁押,保障其合法权益,也为了案件能继续依法推进,便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让犯罪嫌疑人在相对自由但又受到一定限制的状态下等待案件的审理结果。例如一些涉及众多证人、大量账目需要核对的经济犯罪案件,在羁押期限内无法完成全部侦查工作,那么在期限届满时,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就能申请取保候审,以便后续司法程序能有序进行下去。
四、申请取保候审的具体流程
(一)申请环节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也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比如需要撰写取保候审申请书,写明申请人的基本信息、被申请人的情况、申请取保候审的具体事由及法律依据等内容,向有权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递交该申请书。有权决定的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申请人要依据案件所处的具体阶段向相应的机关提出申请,确保申请能被正确受理并进入后续流程。
(二)决定环节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决定机关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 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则不同意取保候审,并且要告知申请人,说明不同意的理由。司法机关根据案情的需要,也可以自行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例如在一些案件中,司法机关经过综合审查,认为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更有利于案件侦查、诉讼等工作开展的,即便没有收到相关申请,也可主动作出取保候审决定。
(三)执行环节
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明确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这些规定包含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等内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的,取保候审期间届满以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将保证金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证人解除担保,确保整个取保候审执行环节依法依规、有序完成,保障刑事诉讼程序顺利推进。
五、被取保候审人的相关义务
(一)活动范围限制义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这一规定。这意味着在取保候审期间,他们的活动范围被限定在居住的市、县范围内,若没有执行机关的许可,不能擅自前往其他市、县地区。之有这样的限制,是为了确保司法机关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能够随时找到他们,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开展,防止出现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等情况。
当然,如果被取保候审人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比如因身患疾病需要到外地的特定医院就医,或者因工作原因必须前往外地参与重要且紧急的事务等,应当提前向执行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要是取保候审是由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的,执行机关在批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前,还需要征得决定机关的同意,通过这样层层把关的流程,来兼顾被取保候审人的合理需求与案件办理的严谨性。
(二)按时到案义务
被取保候审人在接到传讯后,有义务及时到案。要知道,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候审”才是其核心目的所在,其设立初衷就是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相对自由但又受一定约束的状态下,配合司法机关后续的侦查、起诉以及审判等各环节工作。
如果被取保候审人接到传讯后,未能按时到案,就属于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行为,是对司法秩序的破坏。这种情况下,可能会面临相应的法律制裁,例如已经交纳保证金的,会被没收保证金,并且根据不同情形,还可能会被责令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甚至可能会被监视居住或者予以逮捕等,以此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以及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其他禁止性义务
被取保候审人还需遵守不得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其他义务。不得干扰证人作证,是为了确保案件审理过程中证人能够依据真实的情况提供证言,保障案件公正审理,如果被取保候审人通过威胁、利诱等不正当手段影响证人,使证人不敢或者不能如实陈述事实,那就破坏了司法的。
而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是为了维护案件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避免被取保候审人通过销毁对自己不利的证据、制造虚假证据或者与同案犯私下沟通统一口径等方式来逃避法律追究。一旦违反这些规定,同样会面临如没收保证金、被采取更严格的强制措施等相应的法律后果,以此督促被取保候审人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保障整个案件能够正常推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