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造价项目概述
工程造价项目全过程包括决策、设计、招投标、实施、竣工交付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贯穿了工程建设的始终,对工程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决策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把握好决策阶段造价控制,对于控制整个工程的造价至关重要。据统计,在项目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30% - 75% 以上。决策阶段的重点是市场调研,做好市场调研、用户分析,为市场构建理想的建筑产品,从而获得好的投资回报率。
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重点控制设计阶段造价,设计概算是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设计意图,通过编制工程概算文件测算和确定的工程造价。与投资估算造价相比,概算造价的准确性有所提高,但受估算造价的控制。设计阶段是决定投资成本的重要环节,设计质量的好坏间接影响终的投资,据统计,在工程质量事故的众多原因中,设计责任多占38%,居位。
招投标阶段,建设项目通过招投标,一方面可以引进竞争机制,使建设单位可以择优选择施工单位;一方面,降低工程成本,使工程造价得到比较合理的控制。
实施阶段包括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施工图预算是指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施工图纸,通过编制预算文件确定的工程造价。施工预算确定的是工程计划成本,是施工企业内部文件。
竣工交付阶段,竣工结算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后一关,也是关键的一关。竣工决算是指工程竣工决算阶段,以实物数量和货币指标为计量单位,综合反应竣工项目从筹建开始到项目竣工交付使用为止的全部建设费用。竣工决算是由建设单位编制的反映建设项目实际造价和投资效果的文件。
二、决策阶段:奠定基石
(一)关键作用与重要性
决策阶段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起始环节,对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起着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在项目实施前,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固然关键,但决策阶段的影响更为重大。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阶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整体规划设计,能够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坚实的基础。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文件,它涵盖了技术、经济、市场、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深入分析项目的可行性,能够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避免盲目投资和资源浪费。在决策阶段,整体规划设计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建设标准、选址、生产规模、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
例如,建设标准的确定会影响工程造价的数额。如果建设标准过高,可能会导致投资增加,超出预算;如果建设标准过低,可能会影响项目的质量和功能,降低项目的经济效益。项目选址的合理性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选择合适的建设地点,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土地成本等,从而节约工程造价。项目生产规模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技术水平、环境因素等,合理的生产规模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的选择不仅影响项目的建设成本,还会影响项目建成后的运营费用。先进的技术和合适的设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为项目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科学决策与合理估算
一方面,做出正确的项目决策需要收集可靠的数据资料。在进行决策之前,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技术发展趋势、资源供应情况等信息,为项目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运用科学的估算方法合理计算投资估算。例如,可以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比例估算法、系数估算法等方法,对项目的投资进行估算。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在估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价格波动、政策变化、技术进步等,确保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一方面,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工程造价控制奠定基础。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仅影响到投资估算的jingque度,也会对工程造价控制效果产生影响。在整个决策阶段,投资估算是工程投资费用的初步计算,也是选择投资方案的重要依据,对后期工程造价控制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投资决策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做好决策工作,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收集可靠的数据资料,运用科学的估算方法,合理计算投资估算,才能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例如,在机会研究阶段,投资估算的误差率上下浮动基本维持在 3成左右。在初步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误差的上下浮动基本上就维持在了 2 成左右,而发展到可行性研究的阶段,投资误差率就必须要控制在10% 左右。通过不断深化决策过程,提高投资估算的精度,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设计阶段:精心规划
(一)难点分析与挑战
在工程造价的设计阶段,面临着诸多难点与挑战。设计单位的选择不合理会严重影响工程建设方案的质量。如果设计单位缺乏丰富的经验和的技术能力,就难以设计出既满足功能需求又经济合理的工程建设方案。例如,一些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对方案设计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指标考虑不到位,没有充分权衡建设成本与工程质量、功能之间的关系。
未严格执行限额设计也是一个突出问题。限额设计要求按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各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在实际操作中,一些设计单位未能有效落实限额设计,甚至出现超额设计的情况。当方案设计出现后,没有进行全方位的考虑,难以选择出佳的设计方案,这无疑会增加工程造价,给项目建设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二)解决对策与优化方案
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需要采取一系列解决对策和优化方案。
选择佳设计单位至关重要。对于工程设计,应推行公开招标等方式,从众多设计单位中挑选出实力雄厚、经验丰富、信誉良好的单位。在选择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设计单位的技术水平、设计案例、服务质量等因素。例如,可以查看设计单位以往设计的类似项目,评估其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质量保障等方面的表现。
推行限额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举措。建立完善的限额设计管理办法,做好工程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将施工图预算价格严格控制在设计概算之内。在设计过程中,要明确各的投资限额,加强对设计变更的管理,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还应改进设计费用的计取办法,鼓励设计单位在设计的时候主动节约资金。例如,可以将设计费用与工程造价节约情况挂钩,促使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更加注重成本控制。
优化设计方案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途径。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选择优方案,这样不仅有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也有利于施工和投产后的经营管理。在对比分析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施工便利性等因素。例如,可以采用价值工程等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功能分析和成本分析,提高设计方案的性价比。
四、招投标阶段:公平竞争
(一)难点剖析与风险
建设单位压价风险:建设单位为降低成本,可能在招投标过程中过度压价。这会导致施工单位为了中标而降低报价,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例如,一些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设置不合理的低价要求,使得施工单位不得不压缩利润空间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投标。
低价中标后变更增加隐患:施工单位低价中标后,可能会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变更设计、增加工程量等方式来弥补利润损失。这不仅会增加工程造价,还可能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据统计,低价中标后变更导致的工程造价增加幅度可达10% - 20%。例如,某些施工单位在中标后,以各种理由提出设计变更,增加高利润的分项工程,从而提高工程造价。
文件管理不规范风险:招标文件管理不规范可能导致招标范围不明确、工程量清单编制错误等问题。例如,招标范围不明确会使承包商投标报价不准确,容易造成合同争议;工程量清单编制错误可能引起承包商的索赔或通过不平衡报价等方式提高工程造价。据不完全统计,因招标文件管理不规范导致的工程造价增加比例可达5% - 10%。
评标不到位风险:评标过程中如果不严格按照评标标准进行评审,可能会选择到不合适的施工单位,影响工程质量和造价控制。例如,评标专家对投标文件的审查不细致,未能发现投标单位的不合理报价或虚假承诺,导致后期工程实施中出现问题。
(二)应对策略与规范管理
加强招标文件管理:
明确招标范围:招标前,建设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拟建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研究,明确工程承包的内容和范围,避免使用含混不清的工程内容说明语句。例如,在招标文件中详细列出工程项目的各个分项工程,确保招标范围清晰明确。
编制严谨的工程量清单:委托实力强、信誉好且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编制工程量清单,准确计算工程量,清晰描述项目特征和工程内容。根据工程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合同计价形式,降低合同风险。例如,对于价格波动较大的材料,在合同中增加调价条款。
规范招标程序:选择实力和信誉较好的招标代理公司代理招标活动,确保资格预审、现场踏勘、投标答疑、开标、评标及定标等各项工作合乎法律、法规要求。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制定评标原则,合理构成评标委员会,并给予评标专家足够的评标时间。
提高评标质量:
评审总报价和单项报价:评标委员会应严格按照评标办法,对投标单位的总报价和单项报价进行评审。不仅要关注总报价的高低,还要分析单项报价的合理性。例如,对于明显低于成本价的单项报价,要求投标单位作出合理说明,否则视为废标处理。
确定合理合同价格:通过综合评审,确定合理的合同价格。合同价格应既能保证施工单位的合理利润,又能控制工程造价在预算范围内。例如,在评标过程中,结合投标单位的技术方案、商务报价、信誉等因素,确定一个既能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又能控制造价的合同价格。
五、实施阶段:严格管控
(一)难点洞察与问题
在实施阶段,工程造价控制面临着诸多难点和问题。施工单位造价控制的目标设置不合理,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进而增加工程造价。例如,有些施工单位过于追求工程进度,忽视了成本控制,导致材料浪费、人工成本增加等问题。
施工组织方案的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如果施工组织方案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工序混乱、人力物力浪费等情况,增加工程造价。例如,施工顺序安排不当可能导致重复施工,增加工程成本。
对于工程变更的审核不严格,往往导致造价的增加。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工程变更不可避免。如果审核不严格,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变更或者变更费用过高的情况。例如,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增加利润,故意提出不合理的变更要求。
施工材料管理不到位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因素。采购、存储不科学不合理,可能导致材料质量没有保障,价格过高。一些施工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设计变更,增加工程量,转包等方式获取高额利润,这不仅违反了合同规定,也会增加工程造价。
(二)有效措施与精细管理
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实施阶段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和精细管理方法。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论证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的指导性文件,有利于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也是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工具。必须重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论证工作,选择优的方案,对方案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例如,可以组织专家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选择优方案。
完善隐蔽工程现场签证手续。对于施工中的隐蔽工程签证,应该建立完善的现场签证手续,加强对工程造价的事先控制。造价管理人员还应该根据合同的规定,对隐蔽工程进行审核,并做好现场计量工作。例如,在隐蔽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通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后及时办理签证手续。
严格审核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工程变更现象,工程变更如果没有处理好,往往会导致造价的增加。必须加强对工程变更的审核,对于必须发生的工程变更,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需要共同签字确认,在施工之前确认变更部分,防止不必要的拆除而增加费用。例如,对于涉及到工程造价较大的变更,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好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工作。材料价格的控制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保证材料质量,对不同厂家的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在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材料的价格。例如,可以建立材料供应商库,对供应商的资质、产品质量、价格等进行综合评估,选择优质的供应商。加强对材料采购、存储、使用等环节的管理,避免材料浪费和损失。
严格做好合同管理,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双方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避免因违约而导致索赔。例如,建设单位应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对于可能发生的索赔事件,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索赔金额过大影响工程造价。
六、竣工交付阶段:完美收官
(一)竣工结算审核的重要性
竣工交付阶段的竣工结算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后一关,也是关键的一关。严格按照规定审核结算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建设各方的经济利益。工程竣工结算是否符合合同条款、招投标文件的约定,结算是否按定额和工程计量规则、造价管理部门的调价规定进行编制等,都需要进行逐项审核。
(二)审核前的准备工作
要求承诺:应要求承包商或指定分包或供应商在递交结算供审核时,附上结算价款不再调整的承诺。
审核合同文本:详细审核项目或分项的合同文本,了解合同范围、与其他承包商之间的界面划分和计价模式等。
检查竣工资料:检查竣工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特别是设计变更内容是否完整体现在竣工图纸上。以恒大为例,结算资料除了通用要求外,还有个性化要求,如土方工程结算上,须提供经过甲方现场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及施工单位四方共同确认的交付场地标高图和完成面标高图等。
了解现场情况:及时与工程管理部、现场监理联系、交流,以充分了解项目或分项工程的现场情况,利于结算审核工作的完整性。
(三)具体审核内容
审核建筑面积:应关注设计变更可能引起的建筑面积调整,必要时与建筑师或造价咨询公司或承包商计算的面积逐层进行对比。若建筑面积与结算不同,要求各方就面积差异取得一致;如建筑面积有调整,应及时检查机电结算相关数据。
检查多计项:结算出现多计项的错误,通常是由于设计或竣工图纸所表述的内容超过标段或承包合同范围,或是承包合同约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与常规的认识不同。在具体检查结算前,应仔细阅读承包合同和工程量计算规则,确保结算内容与承包合同所述内容以及计算规则相一致。常见的多计项包括已约定需含在钢筋单价或措施项目中的大底板架立筋等六种情况。
做好价格复核:
审核单价:审核竣工结算所列各分项工程单价是否符合承包合同约定的单价,包括合同单价或定额单价,其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和所包含的工程内容是否与合同或单价估价表相一致。单价换算要审查换算的分项工程是不是合同或定额中允许换算的,再审查换算是否正确。补充合同单价或定额及单位估价表,要审查补充定额的编制是否符合编制原则,单位估价表计算是否正确。
审核取费标准:若采用定额计价,根据竣工结算时间,取费用发生时所执行的定额及与定额相对应配套的取费标准。应注意建筑工程类别划分是否与工程性质及规定指标相符,有无高套取费标准;各项取费的计取基数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规定之外的取费等。对于人工单价、开办费、管理费率、利润让利等情况需按承包合同的约定执行。
审核甲供料扣款及核销:若项目或各分项工程中部分采用甲供料,则采用定额计价时,需在税后扣回甲供料定额预算价格;若甲方供应数量与工程实际用量存在差异,需进行材料核销,超供部分应按供应价扣回。
(四)深入现场确保无漏项
为确保结算审核的准确性,审核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踏勘。这不仅可以增加审核人员对工程整体的感性认识,还可对一些变更、签证进行现场核实,可以核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使用的材料设备等是否与竣工图一致,且实地查证是否有项目核减后未如实办理变更、签证手续,这样可以防止审核人员被送审的结算书面材料所蒙蔽,有效避免一些故意巧立名目的虚增项目,甚至是子虚乌有的工程蒙混通过结算审核,造成工程结算价格虚高。
(五)竣工决算的编制
编制依据: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书、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修正总概算、施工图设计以及施工图预算等文件;设计交底或图纸会审纪要;招投标标底价格、承包合同、工程结算等有关资料;施工纪录、施工签证单及其他在施工过程中的有关费用记录;竣工平面示意图、竣工验收资料;历年基本建设计划、历年财务决算及批复文件;设备、材料调价文件和调价记录;有关财务制度及其他相关资料。
编制步骤:
前期准备阶段:了解项目基本情况,确定编制人员,制定编制计划,对成员进行培训。
实施阶段:收集依据资料;编制底稿;实际支出与批复概算的对比分析。
完成阶段:编制各种报表、说明书及附件;装订好竣工图,正式出具工程竣工决算编制成果文件。
资料归档:对工作底稿、编制数据、工程竣工决算报告形成电子档案。上报主管部门审查。
编制时间规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基本建设项目完工以后可投入使用或者试运行合格后,应当在3 个月内编报竣工财务决算,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中、小型项目不得超过 2 个月,大型项目不得超过 6 个月。
编制要求:及时性、完整性、正确性。
审查内容:重点审查内容包括价款结算是否准确;待摊费用分摊是否合理;是否按照批准的概算内容实施;资金是否全部到位,是否使用合理;计价是否准确,资产接收单位是否落实;重大问题是否整改;决算报表所列数据是否完整,表格关系是否清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建设管理制度的要求;决算内容格式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报送资料是否完整,数据是否正确;相关部门或第三方机构是否出具审核意见。